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高考动态 >> 高考提示:三模失常快调整 准备状态接轨高考

德华盛新闻

高考提示:三模失常快调整 准备状态接轨高考

发布时间:2016-05-15 18:12:18 | 浏览次数:2593

高考在即,不仅是学生复习的进度,高三学生的应考状态和心理也日渐引起家长和考生自己的重视。距离考前仅剩22天的时间,学生在应考中常会遇到哪些共性问题呢?小德与大家一起来看~

[特别关注]

考前一至两周回家如何复习

按照“惯例”,每年不少高中学校会在高考前的一两周开始停课,让学生选择在家自主复习或是留校复习,这却让家长和学生有些纠结。对上班族家长来说,学生在家复习远不如让他们在学校上课来得安心,他们担心孩子在家不能有效利用高考前最后的时间进行冲刺复习,因为在学校复习如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咨询,但是在家复习遇到疑难的话,孩子可能就会忽略它或者过几天等到积累了一定量的问题再向老师请教,这可能会错过了最好的解决问题时机。也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独自在家不会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其次家长也会担忧孩子在家的起居和饮食是否会不规律,导致在最后阶段营养跟不上。

对此,资深高三老师提醒家长和学生,高三学生在考前的最后一两周不必回校上课,可以选择在家中自主复习备考。但这并不以意味着,学生不能回学校复习或是找不到老师为他们答疑。部分学校会22日起对高三年级学生“放假”,但家长和学生都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放假”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在学校或是在家进行最后的复习备战。学生可以因人而异选择复习的场所,有些学生倾向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备考,那他就可以在家独自复习,如果有问题再利用集体答疑时间向老师咨询;也有些学生不那么自觉,在家未必能专注于复习中,那就可以来学校与其他同学一起备考,有问题立即询问同学或老师,这样的复习氛围可以提升他们的专注度。很多学校在这段“放假”的时间里还是会像平时一样开放教室、图书馆或自修教室等场所,老师也会如同平时常规的教学一样全体在校,时刻准备为学生答疑解惑。有些学校还会为学生集体安排几次答疑时间,老师均会做到“有问必答”。

最后的时间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针对性地来个知识盲区的大扫描。因为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问题都不一样,如果继续采用全班一起复习和答疑的话,就会使得有些学生将已掌握得滚瓜烂熟的知识点又重新复习了一遍,而薄弱的地方却没能得到关注,在效率上大打折扣。在这一两周中,高三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复习备考,千万不可因为在家复习就对自己太放松,该完成的还是要完成,尽可能抓住最后的时间让自己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热点聚焦]

“三模考”发挥失常怎么办

这段时间,一些高中对学生进行了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考——“三模考”,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考前最后一次熟悉高考题型,并更好地培养对考试的感觉,自查学科的知识漏洞,很多学校甚至根据高考时间分上下午安排了“三模考”。而对于高考前的最后一次练兵,有些学生发挥得不尽如人意,个别在前两次模考中考得不错的学生,因种种原因在这最后的“热身赛”中发挥失常,拿到试卷的他们极为担心,害怕这样的考试状态和心态会影响高考的发挥。

对此,不少高三老师表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三模考”并不是希望在最后关头再“为难”学生,而是希望给学生适当的动力和压力,能让学生保持这种考试的状态,同时从这份“三模考”的试卷中学生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复习的方向,哪些知识点还是容易犯错的,在做哪个专题时还比较生疏,文科的背诵上是否完全过关,在语文和英语的写作上是否得心应手等。

有些学生由于在高考前最后的“三模考”中发挥失常,所以对两周后的高考特别紧张,最后在上考场时会带着模考成绩不佳的心理阴影。某心理教师说,临近高考学生适度的紧张其实是正常现象,一个大人在面对测试时也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更别提高三学生了,所以,学生和家长对这些紧张感不要太“大惊小怪”。而且,学生和家长也应明确,适度的压力可以转换成动力,激励学生更深入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反而有助于学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考前提醒]

尽早安排科学的作息时间

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该如何安排作息时间,确保以良好的状态迎战高考呢?专家表示,要科学用脑高效学习。在这个阶段,科学用脑主要是要交叉安排时间。一是学习和休息交叉进行,两个学习时段之间安排10分钟的肢体活动,每天最好要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二是不同学科的复习时间交叉安排,学习时间较长时应该安排两门课程间插复习,比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按照文理交叉的形式安排,不要长时间持续复习同一门课程;三是不同的学习形式交叉安排,比如解题、阅读、记忆等交替安排,不要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学习形式。不少考生在考前分秒必争、加班加点地复习,有的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要省,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考前的作息安排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不要吝惜给自己休息时间。建议考生学习45-60分钟之后,休息10分钟;学习2小时左右,安排20分钟的户外活动,每天要保证1小时左右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需要提醒的是,考生不宜做剧烈运动,因为剧烈的活动易使体力消耗过大,产生疲劳感。

此外,勿开夜车,保障睡眠作息。一些考生为了争取时间而拼命开夜车,挤占了睡眠的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考生每天一般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考生最好不要看完书后直接上床,别在睡前做太难的题目,适当运动,洗个热水澡,喝杯牛奶等。睡前深呼吸,或者想象安静的环境都能帮你进入甜蜜的梦乡。考生临考失眠,千万不要服用药物,改善睡眠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调整,要以心平气和、顺其自然的心态去对待。调整步调,积极应试。为了保证在高考的时候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考前这段时间,考生要尽量把生物钟调整到和高考时间同样的步调,考前几天完全按照着高考那两天的作息时间进行作息,让自己兴奋的时间与高考的考试时间相吻合。考前一段时间,可在高考规定的时间段内做相应学科的试卷,比如早上9:00-11:30完成一套语文模拟试卷,把它当成一套真正的高考试题来做,这样有助于在考试时迅速进入状态。

两种心态皆不可取

第一种:高度紧张有些学生在考前容易抱有这样的心态,希望能百分之二百地利用考前最后的时间,他们往往会埋首于大量的“题海”中,而且每天各科“轮番上阵”,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丝的不完美,导致精神压力很大,每天都复习到很晚,白天没精神,反而复习效率不高。此外,这些学生也容易将最后两周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不肯放弃每一分钟,神经一直紧绷着,对心态和状态都有害而无益,也许这也会对他们的高考带来不利的影响。

对于这种现象,心理老师建议,这类过于追求完美的学生应该学会适当放松心态,在最后的两周中不必再做大量的习题,搞得自己身心都很疲惫。不如根据个人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而且在适当的时候也要自我暗示,我既不求超常发挥,也不自我暗示是否会发挥失常。

第二种:考前懈怠这类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认为两周的时间不能为自己带来成绩上多大的提升,那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休闲和放松身心上。因为之前也进行了高强度的复习,所以现在是娱乐、轻松的时候了。

对此,心理老师表示,有些学生有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心态:小考小玩,大考大玩,高考狂玩。他们也许认为两周时间的复习对成绩大幅度的提高有限,但是如果对准了路子,学生的成绩更上一步也不是没可能的。心理老师建议,找出自己最薄弱的环节,对这些来个“大扫除”,扎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对高考是很有帮助的。

[家长做法]

少问多做,当好后勤部长

如今的家长对孩子还是很宽容的,特别是在孩子面临高考这样大型的、且对他们今后十分重要的考试前,有些家长还会适当地放“软档”,就算自己心里很急,但也不会表露在脸上,或是硬性规定孩子每天必须完成哪些作业。这不失为现代家长的一大“进步”。

心理老师建议,家长应在这些天内当好孩子的“后勤部长”这一角色,少问多做,让孩子无后顾之忧。有些家长得知孩子在最后两周都会在家复习后,会与班主任商量是否需要请假,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为他们“打点”日常的生活。其实,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像往常一样与孩子相处即可,有时过度的关注和关怀可能会引起孩子不适应,甚至紧张、焦虑的情绪。有些家长虽然自己嘴上不说“孩子你一定要努力、争气,不要让自己失望”等话语,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已表现出自己对孩子高考的过分重视,这在无形中确实为孩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果实在觉得自己压力较大,不妨向亲朋好友倾诉,让他们劝解。

Copyright © 2012-2023德华盛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99号  |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79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