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是高中期间学习压力最大,也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时间段,最常见的有情绪不稳定、考试焦虑、早恋、与父母关系,同学关系紧张等等。作为父母,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你知道该如何来帮忙疏导吗?
常出现的4大问题
一、考试焦虑
一到考试有些学生就会生病,每次到考试的时候,就会有些学生请假,头痛,拉肚子,发烧,还有些女生会没有原因的肚子痛,但是在不考试的时候这些症状就不存在了。
到医院期检查也没有什么毛病,有个别严重的,还会出现哭泣,厌世、轻生的现象,其实这已经是抑郁症的症状了,这些现象都是考试焦虑引起的。
二、与家长冲突加剧,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大
家长如果过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停地唠叨与学习成绩有关的话题,或者在孩子面前谈论别的成绩好的孩子的话,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次数多了,学生与家长的争吵就不可避免,所以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到了高三以后,脾气变了,不敢“惹”,有的学生与家长争吵之后甚至离家出走,让父母头痛不已。
三、早恋现象增加
高三以后,学生早恋现象明显增加,其中很多是成绩好的学生,当问到这些学生的时候,他们觉得老师和家长不应该为此焦虑。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懂得其中的利害关系,知道自己该怎么处理,有些甚至认为恋爱双方能给对方鼓励,有助于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近年来,学生早恋的现象出现得较早,学生大都不回避老师和家长,大部分家长也都不再采取强硬的态度干涉孩子的行为,其实谈恋爱在高三阶段是学生心理疏泄的方式,早恋的学生大多数是家庭有问题,如父母离婚,或都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或者隔代教育的后遗症等。
这些孩子缺乏家庭温暖,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控力差,过度依赖父母。
这些孩子早恋大部分是寻找在家庭缺失的爱,比如有些被父母宠爱的男孩会找一个母性很强,性格温柔,心地善良的女孩,或者父亲太内向或者长期得不到父亲陪伴的女孩会找一个感悟细腻,善于呵护她的男孩子,还有长期跟单亲妈妈生活的孩子会喜欢年龄较大,成熟稳重的男孩。
他们追求的都是他们生活中缺少的爱和关注。他们需要的是理解,陪伴和关心。
四、与同学相处不融洽
很多学生到高三因为目标是高考,以为做与考试无关的的事浪费时间,又怕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或者被别人超过,就会把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这种现象很普遍,同学之间猜疑,嫉妒,经常为了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心中很烦恼,这在住校生中较多。
给予的建议
应针对高三同学的负面情绪做积极引导,强调培养乐观的人格品质,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法。
第一,结合体验式的团体活动方式。
鼓励孩子充分表达情绪,分享高三学习中的喜怒哀乐。
结合绘画的形式,让孩子利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涂鸦出自己的情绪的样子: 有的同学描绘为一朵半遮住太阳的乌云,有的是一块压在胸口的石头,有的是套住头脑的袋子让人喘不过气……小组分享以后,发现每一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压力是无所不在的,减轻了对负面情绪的恐惧。
第二,帮助孩子接纳情绪。
情绪本身并无好坏,负面情绪也是我们真实的一部分,无需拒绝和抵抗,引导其发现其积极作用。
一次考试后的悲伤可以让我们下一次变得更谨慎; 一次晚自习看课外书导致的后悔,提醒我们内心更看重的是什么,并可以找出一个让晚自习更高效的办法。让孩子练习从新的角度去解读自己的负面情绪,让他们举出例子,这些负面情绪有什么积极的作用,重塑孩子对负面情绪的认识。
第三,进行乐观训练。
采用促进乐观的ABCDE 模型,即: 事情( adversity) —想法( belief) —后果( consequence) —反驳( disputation) —激发( energization) 。
它意味着一个人的情绪取决于想法,对自己不合理的想法进行反驳,能激发出新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考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 ABCDE,反复练习反驳和激发。例如,A: 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B: 考得这么烂,我真是笨死了。C: 感到颓废和无助。D: 我太小题大做了,我并不总是考这么差,这次虽然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这次考得不好是因为没有花足够的时间看书,有些知识点没弄清楚。E: 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什么,现在对于成绩我更淡定了,更有动力去学习了。
为了让孩子在高三的激烈竞争中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产生更多沉浸的状态,避免因为相互较量而产生紧张和焦虑,高三心理辅导要注重运用以下方法。
第一,帮助考生以过程为导向,培养成长型心态。
德韦克提出,人在面对挑战时有两种心态: 成长型心态和固定型心态。
成长心态的人看重努力的过程,成功是为了发展和提高自己; 固定心态的人看重结果,总是希望借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聪明。
当学生对结果产生担心时,家长需帮助学生认识到能力是可以变化的,打破固定心态,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当下可以做的努力上,也就是“打算做什么”。
例如:
当孩子说“我学习成绩差,我不行”时,让其计划“我在 XX 科上还需要做的努力是什么?”;
当孩子忧虑“我以前考得不怎么样,这两次是运气”时,可以引导其思考“我做了什么让我有了这两次的进步?”将其对结果的担心转变为当下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和步骤。
第二,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注意让孩子评估计划是否符合三大原则: 目标清晰、挑战与技能匹配、即时反馈。
积极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立即回馈、挑战与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开始凝聚,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
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合理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学习分解为挑战与能力相平衡的多种任务,并及时检查效果,在每一步骤后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
例如,某生计划数学成绩达到 120 分,可分解为“每天晚自习利用一节课复习一章,每章结束后关上书,利用思维导图重新叙述关键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判断自己的掌握程度”。
最后,考生必须强化内在动机,才能不断调整下一步的学习目标、计划和策略,逐步逼近学习目标。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99号  |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79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