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观点 | “空心病”也许是伪命题,但防治很重要(内附良方)

德华盛新闻

观点 | “空心病”也许是伪命题,但防治很重要(内附良方)

发布时间:2016-11-30 17:32:25 | 浏览次数:831

对于年轻人来说,也应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去探寻能够燃起自己生命热情的事情,如此,才能让自己生命中的特质和潜能得到极致发挥,从而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抱怨自己“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着”。毕竟,只有通过参与,建立起自己与这个世界的通道,才不会觉得“生活在别处”。

“空心病”也许是伪命题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近日,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在一次演讲中抛出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根据他的调查,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甚至还有更极端的——他们动了放弃自己生命的念头。

这份结论一经网上传播,立刻引起舆论热议。有人为这些“思想很危险”的年轻人感到忧心忡忡;更多的人质疑这份数据过于耸人听闻。我们且不去争论数据的可信度,演讲者提出的现象倒是值得我们追问:为什么年轻人会这么想?

在这份演讲中,徐凯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将其原因归因为一些学生因为价值观缺陷导致了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新生质疑“人生没有意义”,这是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其实未必尽然。对于一个心智正常的青年而言,成长总有一个历程,他们或许在某个阶段对人生有所困惑,但经过自己的观察、沉吟、思虑,心境上早晚会豁然贯通起来。有时候,甚至不经过一番大彻大悟,不出一身大汗,是无法对人生有透彻理解的。正处于飞速成长期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有一些对人生的迷茫,再正常不过。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从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当以考试为中心的价值观突然崩塌,难免会产生虚无感。他们对人生意义的适度焦虑,或许反而有一定积极意义,促使他们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但我们也必须预防这种适度的焦虑发生“病变”的可能。近年来,高学历年轻人出现抑郁症甚至轻生的新闻屡见不绝,足以引起社会关注。正如徐凯文在演讲中所指出,所谓的“空心病”或许与我们功利化的教育有关。如何让我们的教育不止于功利,进而鼓励学生们去探寻生命的丰富与厚度,或许是学校和社会该思考的问题。

对于年轻人来说,也应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去探寻能够燃起自己生命热情的事情,如此,才能让自己生命中的特质和潜能得到极致发挥,从而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抱怨自己“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着”。毕竟,只有通过参与,建立起自己与这个世界的通道,才不会觉得“生活在别处”。

“空心病”的“良方”

朱光潜先生在1926年到1928年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十二封信,信中与青年探讨了读书、艺术、人生等多个话题,读来很有启发。时至今日,先生那些中肯深刻的话语仍然受用,为预防时下的“空心病”,不妨读读这份“药方”。

1.养成读书习惯,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2.不应暮气沉沉,应该努力做学问

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发愁些,因为青年人的生机比较强旺。小孩子们的生机也很强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为他们时时刻刻的游戏,所以他们的生机不至于被抑郁。小孩子们偶尔不很乐意,便放声大哭,哭过了气就消去。成人们感觉烦恼时也还要拘礼节,哪能由你放声大哭呢?

我自己从前仿佛也尝过烦恼的况味,从前长辈们往往拿“应该不应该”的大道理向我说法。他们说,像我这样一个青年应该活泼泼的,不应该暮气沉沉的,应该努力做学问,不应该把自己的忧乐放在心头。

违反自然,烦恼才乘虚而入,要排解烦闷,也须得使你的自然冲动有机会发泄。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烦恼。

3.现代生活忙碌, 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

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雍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乱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你多在静中领略些趣味,不但你自己受用,就是你的朋友们看着你也快慰些。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着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然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你有时大概也发生同样感想罢?

4.不应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我把生活看做人生第一桩要事,所以不赞成早谈专门;早谈专门便是早走狭路,而早走狭路的人对于生活常不能见得面面俱到。许多人因为站在狭路上,只能见到诸方面的某一面,便说他人所见到的都不如他的真确。

我最怕和谈专门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我特地提出这一点来说,因为我想现在许多人大谈职业教育,而不知单讲职业教育也颇危险。我并非反对职业教育,我却深深地感觉到职业教育应该有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蝙狭。

5.趁早学一种音乐,学一项运动

我生平最大憾事就是对于美术和运动都一无所长。所以每遇年幼好友,就劝他趁早学一种音乐,学一项运动。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虽然明明知道人家会奚落我说:“你这样起劲谈作文,你自己的文章就做得‘瞥脚!”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功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从新起首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功夫作出来的呢。

6.要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向那里走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只不过实在这和舞台有一点不同,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可也。”有这样果决,悲剧决不会发生。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7. 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现代科学和道德信条都比从前进步了,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我很坚决的相信,除所谓“效率”(efficiency)以外,还有其他标准可估定人生价值。

“效率”决不是唯一的估定价值的标准,尤其不是最高品的估定价值的标准。最高品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着重人的成分,遇见一种工作不仅估量它的成功如何,还有问它是否由努力得来的,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如果它是经过努力而能表现理想与人格的工作,虽然结果失败了,我们也得承认它是有价值的。

8. 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

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了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你如果向我埋怨天公说,人生是多么苦恼呵!我说,人们并非生在这个世界来享幸福的,所以那并不算奇怪。

我平时很欢喜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是非善恶对我都无意义,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

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Copyright © 2012-2023德华盛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99号  |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79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