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和孩子一起奔跑 ——衡中家长手记

德华盛新闻

和孩子一起奔跑 ——衡中家长手记

发布时间:2016-08-08 10:34:04 | 浏览次数:998

2015年6月8日下午,随着高考英语考试收卷的铃声响起,和众多守在学校外面等待接孩子的家长一样,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我们知道,孩子的高中生活结束了,留给我们的,只是几年来和孩子一起奔跑的足迹。

步入校门

孩子的初中是在县里一所走读学校度过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基本保持在年级前列。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位当地的家长那里得到了衡中负责我们县的招生老师的电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招生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还真看到了希望。每一次月考后我都把成绩短信给老师发过去,中考前再和老师联系,答复肯定能来,但是中考前不录取了,而在往年都是中考前录取的。

就这样,孩子参加了2011年中考,每考完一场,带来的都是坏消息,不是错了题就是没做完,我的感觉离衡中越来越远了。出分前的晚上,意外地接到衡水另一所学校的招生电话,给通报了一个不准确而且比实际分数低的分数,孩子顿时就哭了。颇具戏剧性的是第二天早晨朋友打来电话,问出的分数竟然多出了10分。而这时衡中老师的电话也到了,通知去面试。招生老师给他们学校一起过去的几个孩子每人三道数学题,说实话,很难,孩子只对了一道半。测试完后招生老师告诉我们都能来,让回家等消息。第二天,本地的高中老师打来电话,让去缴费,否则取消入学资格,无奈之下我又拨通了招生老师的电话,答复尽快录取。一天之后,通知让去办手续。历经诸多周折之后,孩子终于实现了进入衡中学习的梦想!后来才知道,当地教育部门为了留住好学生,对高分段学生人为降低了分数,第二年,更是连分数都不公布了。

初入衡中

8月17日,是衡中开学的日子。走进校园,各班的老师已经在公路两旁以班级为单位在等待孩子们了。由于事先学校已经将分班结果公布在网站上,我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班级,通过展牌认识了各位任课老师。从教室领了生活用品,到宿舍给孩子铺好被褥,送孩子进了教室。等我们离开学校再到格物楼想和孩子告别时,孩子已经坐在教室里第一排,拿出一本书再看了,从门外喊了几声,孩子没有回应,我们眼里噙着泪水迅速下楼。孩子长大了,是该放手的时候了。

孩子到衡中后,每天都期待着他的电话。第三天终于等到了一切都好的消息,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周末,我专程带着望远镜去学校围墙外观看孩子们军训,遗憾的是孩子的班级在里面训练,没看到自己的孩子,但知道孩子就在其中,心里也是暖乎乎的。军训结束,8月27日,我早早的去接孩子,赶到校门口,他们正在排队去枣强靶场打靶,孩子快乐的和我打着招呼,满脸兴奋。一个多小时之后,孩子打靶归来,出来的时候带了两个大包,原来除了脸盆和被褥外,所有的东西都带回来了。毕竟是第一次离开我们这么长的时间,孩子到家一见到妈妈就哭了,然后就向我们讲述在学校的生活,一顿晚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返校的时候,孩子把每个房间都转了一圈,眼角红红的,我们啥也不说,只是默默的和孩子一起下楼乘车去衡水。当孩子进入校门离开我们的视线的时候,眼睛顿时湿润了。

由于离衡水较近,孩子刚去衡中那会,每到周末,我们都去衡中,中午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看孩子们从宿舍楼往教学楼跑。没想到还真有一次看到了孩子,放假回家的时候,孩子问我们是不是中秋节中午在衡中校门口,真是心有灵犀呀!为了不影响孩子,从此我们不再刻意去衡中了。孩子也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每次返校都尽量提前,家已经变为身心的加油站了。

但是有机会比如菊花展、开放日都会进入校园,清场时远远地躲在角落里,为的是在孩子吃饭时见一眼孩子。记忆最深的是学校成立60周年校庆,有幸现场观看了校庆晚会。进入会场后,节目还没开始,我们想去看看孩子,但为了不影响他还是放弃了。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因为那天孩子正发烧,直接导致国庆节放假回家去医院输液。

还有一次晚饭后孩子打回电话说又发烧了,问吃药了没有,说吃了好几天了,让他赶快去医务室输液。然后我们直奔衡水,给班主任打电话进入校园,孩子正在医务室一边输液一边看书,医务室里好几个孩子都是如此。看了真让人心疼。相对于成绩来讲,身体好才是第一位。

文理抉择

第一次周测,孩子班内排名到了60多,孩子在电话里就哭了,我们赶紧鼓励,并和班主任联系,让老师给予关注,由于老师上课不能接电话,我们和老师联系都用短信的方式,短信发给哪个老师,当天准能收到回复,让我们的心理暖暖的。一调考试出分的晚上,孩子睡觉后,我们坐在电脑旁,不停的刷新,直到分数出来,比我们想像的要好很多。还没有高兴够,朋友一盆冷水泼了过来,孩子暑假上补习班了,这个成绩并不十分真实,弄得我们很是紧张。

为了增强孩子对奥赛的兴趣,学校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上奥赛课,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物,听了几节课,明显跟不上节奏,果断退出。事实证明,奥赛真的是有天赋的孩子的天下,成功者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尽管现在取消了省一保送和加分,但自主招生中的优势让孩子和家长跃跃欲试。

分班的时候,学校放假让孩子回家和父母商量,当时按文科排名比较靠前,孩子喜欢地理和生物,而这两科分属文理,在纠结了几个小时后我们最终选择了理科。高考改革实行新政后这个问题就不用考虑了。尽管孩子成绩不是很理想,分班时成绩远不如孩子的学生在文科里叱咤风云,但孩子对生物的兴趣更浓了,再加上近几年文科生录取比例连年降低,也算选对了学科,毕竟一辈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是最大的快乐。

学在衡中

到衡中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第一学期期末孩子拿到了三好学生的奖状,放假时,招生老师把他们叫过去,逐个过堂,成绩好的鼓励,不好的批评,我在老师门外等孩子,亲耳听到老师对一个孩子讲,下学期再不努力,你就别来了,我有权利让你来也有权利让你走!同时,孩子们还领了一个宣传衡中的任务,利用放假时间打听所在初中的好学生,难怪衡中招生老师的眼光那么准,多个途径认定呀!

升入高二后,孩子依旧是那么努力,但成绩却不再稳定,各地的学霸纷纷显出超强的实力。有一段时间,看到同学们一个又一个超越自己,孩子陷入了彷徨,甚至怀疑衡中的模式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高二寒假,孩子做完作业后,我带他到当地高中请老师给孩子讲作业,顺便带孩子在学校溜了一圈,在看过学校的环境和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后,孩子说幸亏选择了衡中。

一路走来,孩子的学习成绩起起落落,学号也在在单位数和双位数之间不停的转换。记得刚去衡中那会我给孩子目标是年级前500名,只要一超过200就和任课老师联系,到高三下学期孩子一调考了年级700名后反而更加淡定了,甚至好几次调研考试后连成绩都不再查询,只是叮嘱孩子把每次考试作为查漏补缺的机会。高三分班,孩子被分到了东校区。面对各种质疑,利用接孩子的时机亲自到食堂参观,见到了孩子因为多学了一会吃饭时狼吞虎咽的场景,眼泪夺眶而出。

收获成长

来到衡中,孩子脱离开父母的呵护,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包容互助。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懂得了照顾自己、关爱同学、体贴父母。返校的时候,孩子会带一瓶消毒液放到宿舍卫生间里;放假返校,孩子会带一点好吃的给没回家的同学;开学搬东西,知道了让妈妈搬轻的。在衡中,孩子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

高一八十华里远足,被衡中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一路走下来,不仅仅是毅力的考验,更让孩子们领略了团队精神,树立了不服输的理念。作为家长,我们在宿营地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并和好几位家长一起陪孩子走完了返程,也深深的被孩子的坚强毅力所感动。

高二成人礼活动,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对孩子的影响深远重大,当我把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的老师写给他的明信片交到孩子手里时,孩子激动地哭了,我想孩子的热泪中满怀的是感恩和责任。

在衡中,孩子有机会亲耳聆听了中科院院士许智宏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演讲,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衡中,孩子接受了纯正的外语教学,和外教老师成为好朋友;在衡中,孩子参加了两届运动会,虽然没有取得奖牌,但享受了拼搏的快乐。衡中就像一个宽阔的舞台,带给孩子们广阔的世界,并给他们提供了尽情展示的机会!

重返衡中

本来想孩子14年肯定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没想到我们最后选择了复读。高考第一天,孩子下午考完数学打来电话,电话里情绪低落,原来第一场语文作文没有写够字数,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没想到第二天理综更是没有做完,两道半化学题把孩子挡在了名牌大学外面。成绩出来,果不其然。在经过了多次的家庭会议之后,我们选择了重返衡中。

7月2日下午我们把孩子送回了东校区,当时学校已经开学正在军训,当孩子换上12级校服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和妻子都禁不住留下了泪水。我们知道,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一年的复读时光里,我们全家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孩子有眼泪,也有欢笑;学习更加努力,成绩更加稳定,性格更加开朗,最为重要的是信念一直未变!

2015年6月,是葡萄成熟的时候了。

后记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之后,孩子被一所“985”高校的心仪专业录取。再过一个月,孩子就要离开我们,开启他的大学之旅。作为家长,祝福衡中的老师们天天快乐,祝福包括我们的孩子在内的衡中所有的毕业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前程似锦。同时,也有几点感悟与广大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首先,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在许多人眼里,初中的尖子生到了衡中就能考个北大清华,事实上,衡中汇集了那么多的优秀生源,清北交复在河北就那么点招生名额,高考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哪里有那么容易。在衡中,我们目睹了很多大牛最后都与清北失之交臂,并不是他们不具备这个实力,而是运气差一点罢了。况且,100多名的清北生中很大一部分是保送生、自招生、国防生、小语种、农村专项计划、定向生、艺术生、医学部等,真正靠实考分进线的还不到一半,在我的眼里,能走个“211”就值得庆祝。全省40多万的考生,能考进前一万名,本身就很优秀了。意味着你在高考这个把年轻人分类的考试中获得了胜利,已经飞出了河北。清北交复对大部分孩子来讲,可以作为理想,可以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同样,清北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次,要慎重选择复读。由于河北高考改革延后,使孩子们有了选择复读的机会。作为刚刚经历过的家长,对是否选择复读有以下认识:

一是在河北省选择复读值得点赞。作为一个没有一所“985”高校,仅有一所“211”高校的高考大省,对高考成绩不满意选择复读很正常。同时我省高考政策在复读上并没有任何限制,对上一年录取没去报到的孩子也仅仅是记入考生档案,在录取上并没有任何影响。今年更是在军校报考等方面与应届生一视同仁。选择复读的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毅力、不向命运低头的孩子,全社会都应该为他们点赞。

二是要慎重选择复读。选择复读的孩子,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高考失误,没有考出真实的成绩;另一种是考出了自己的水平,但是想走更好的学校。在主观意识上,又分为自己要复读、被家长逼着去复读。在复读目标上,又分为非大名牌不上、非“211”不上、非本科不上等等。

在我看来,失误的孩子,不要犹豫,赶快回衡中的奋进楼,是爸爸妈妈想在身边再留你一年,你的大学在明年等你。

被家长逼着去复读的,先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复读的重要意义再去吧,没有主观能动性效果不会好。

非大名牌院校不上的孩子还是走吧,一年的青春时光很宝贵,况且高考真的不确定,说没有压力是假的,像于萧那样具有强大内心复读两年考取状元的孩子毕竟是个个例,今年就有去年考上北理的孩子今年录了北航、去年录了中山今年走了天大的孩子,并没有多大进步。更令人惋惜的还有去年过了本一今年连本一线都没到的。大学里不停步,相信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非“211”不上的孩子我挺你,努力一把,可能你的命运就因你的选择而改变。目前院校歧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会长期存在。“211”高校真的是就业门槛。有一个老乡,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本科河北医科大,毕业后去了唐山工人医院。问其为何不留北京,她说只因为河北医科大不是“211”,人家不要,就连省里的大医院都不要,她的同学本科郑州大学,留在了北京。出身真的重要,在很多时候,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你的第一学历。

非本科不上的孩子,机会是你争取的,努力一年不后悔!如果你不相信,去看看衡中的录取结果,以4打头的班级的孩子都是复读生。

第三,要冷静地报考志愿。我省实行平行志愿已经好几年了,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了高分考生的利益,使高分考生提档录取率有了保证。但其弊病也非常的明显。历史数据人为地将院校排队,使高校录取学生高考分数集中。按照你在河北省排名就基本能找到你所能报考的高校,根本就不需要花钱请人报志愿。同时高校实行提档服从调剂不退档的方法,造成两个后果:一是高分考生向名校集中。清北、复交、人大、浙大、中科大、南京、北航、北理……依次拉开,都有对应的名次,够哪报哪。但事实上,清北交复的综合实力强不假,可也有好多专业在全国排名并不是名列前茅。而目前排名够清北线的考生鲜有选择别的高校的。二是进入高校后申请转专业的考生大幅度增加。由于很多考生舍不得扔分,按照上年度最低位次报考,导致被调剂的人员增多。事实上,好多高校的优势专业如东南大学的建筑、中山大学的医学都要高出提档线几十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转专业上规定严格,仅限前10%-20%的学生申请,从而导致了不能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甚至有的学生无奈选择退学复读。

因此建议考生在选名校还是选专业上要兼顾,以免遗憾。报考志愿时冲一冲一定要慎重考虑,即便你冲上去也是别人不报的劣势专业,喜不喜欢更容不得你选择。对于人大、复旦今年在某省本一线提档的案例只能当作传奇。我至今想不明白,谁家的孩子那么会掐算,刚到本一线就敢报大名校,还只对人大、复旦情有独钟。同时,提醒家长,特别是农村考生家长,一定要好好阅读招生计划的说明页,有的家长报完志愿才知道还有地方农村专项。此外,由于地域的关系,北京、天津的高校历来是河北考生报考的热点,分数线超高,如果分数不占优势,尽量避开。

第四,把孩子送到衡中是我们对孩子负责的选择。不管外界出于何种目的质疑衡中,诋毁衡中,但我们作为亲历者,由衷的感激衡中。在衡中这个温暖大家庭里,孩子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将是他们受益终生。作为家长,希望衡中能戒骄戒躁,积极应对高考改革,勇立改革潮头,成为衡水教育的旗舰,带动整个衡水教育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衡中的创新没有停步,国际班规模越来越大,订单式培养航空人才已经起步,外地挂牌学校越爱越多,衡中,和我们一样,在不停地奔跑……

Copyright © 2012-2023德华盛教育学校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99号  |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79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