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公布,985/211已成历史,今后填报志愿的时候,又该怎样根据“双一流”大学名单来选择目标大学和专业呢?
仔细观察“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名单,就会发现之前的“985工程”大学全部入选。而这42所“双一流”高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这类大学的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偏文的学科和偏理的学科实力均衡。具有代表性的11所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在这样的大学读书,学校的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群体活动也多姿多样,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报考文科类和理学类专业的考生,建议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这类院校学习氛围好,人脉资源广。
考生报考这类学校时,要注意:此类学校的专业非常多,假如以低分冲进去,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这类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工科类和理科类,当然也有文科专业,但不是它的优势。代表院校有: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想学工科的理科生应重点考虑报考此类学校,这类学校中有些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而文科考生,尽量不要报考此类学校。
对于高分考生而言,在学校和专业两个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学校,以进入好大学为首要目标。因为不同档次的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党政机关、大型企业招聘时,都更青睐优质大学的毕业生。与专业相比,学校给个人带来的“品牌效应”会更加显著。
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中专业教育只占一部分,而好大学的通识教育水平和整体培养环境是普通大学无法比拟的,在好大学接受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有利。
因此,对于高分考生,在学校选择上应当“就高不就低”,优先报考更高档次的学校。除非个人有坚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和理性的专业兴趣,否则不建议为了满足专业喜好而选择低一档的大学。
那么,这些“双一流”高校在河南省的分数线又是多少呢?
1、高考位次是什么
所谓位次,就是指文史类或者理工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属于哪个位置。高考位次主要分为三大类:省市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
说到这里,许多考生也许就会说:那不就是自己在各省的排名吗?还说什么位次呢?其实不然,位次与名次之间是有很多差距的。
2、位次与名次的区别
位次说的是你在某省所有考生中所占的位置。比如说排名第一的考生位次就是1,如果排名第二的有两个人,那么他们的分数相同,但是他们的位次是不同的,而他们的名次却是相同的。
位次是从管理方面考虑的,是为了让考生合理地填报志愿作为参考。而名次是从排名好坏考虑的,是为了评定一个人成绩的位置好坏程度。
“位次”的概念:
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总和后的综合排序;
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1;
相同分数的考生位次相同;
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3、如何根据高考位次选择大学
以考生位次为4462为例,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4000~10000,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上部,这所大学可以作为保底院校。
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2000~8000,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中间,这所大学可以作为比较稳妥的院校填报。
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1000~5000,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下部,这所大学的录取可能性就比较低了,可以作为冲一冲的院校填报,当然也可以冲刺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简单来说:如果考生的位次与院校或者专业以往连续几年录取考生的位次大致相当,或者就在录取考生位次范围以内,则报考这些院校或者专业把握性较大。
举个例子,大学在每个省份的招生位次是一个大概的区间,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在甘肃理科的招生位次大概是4000~10000左右,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肯定位次4000以上的考生能考上北京工商大学,专业也几乎是随便选,位次10000左右或以后的考生,可以冲刺一下,有被录取的机会,但也可能不是优势专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99号  |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7948号-1